业务研究项目系列之担保(第十期)——担保公司内控制度建设探讨
发布日期:2017-01-09 信息来源:担保业务讨论小组一组
面对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同时生发出许多信用风险问题,作为整个融资担保链条的风险“兜底人”,进行风险管控是担保公司最重要的职责。针对目前我国担保行业面临的风险环境及担保体系存在的缺陷,担保公司内控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完善。
第一,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担保公司承担了融资业务的全部风险而很难实现抵质押物的全面覆盖,因此,担保公司内部更需要树立全员内部控制意识,积极培育每个岗位每位员工的风险管控意识,增强法制意识,提高上至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对内控建设的重要性、急迫性的认识;通过不定期的培训,使内部控制观念得以贯彻落实。
第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担保公司要实现岗位分离与相互约束,保证整体运行职责分明,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制定清晰、合理、明确的发展战略,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第三,开发实用有效的信息系统。为了控制操作风险、提高内部控制系统的效率,同时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保证信息质量,必须实现信息动态变化的实时控制。以信息系统贯穿业务全流程,实现对业务的审批、发放、监控各个环节的控制,同时开发中小企业财务分析、风险预警等专业化的保中、保后管理工具。
第四,建立全面、独立的稽核体系。为了保障内部控制各种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建立全面的、独立的稽核体系非常必要。商业银行都有成熟的内控体系,一般建有独立的稽核体系,基本都有内审部门。而担保公司内控体系基础比较薄弱,往往忽略稽核系统。因此,要建立内部稽核体系,要用配套的规章制度保证内部稽核部门的独立和权威,使其独立地覆行监督与反馈职能。
第五,建立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担保公司需要密切关注经济周期变化和经济金融形势,定期监测分析行业风险,优化担保组合结构,计提足够的风险准备,做好压力测试和风险防范措施。要防范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系统风险,同时应对中小企业的个体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