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研究项目系列之担保(第四期)——亳州中药产业浅析

发布日期:2016-11-25     信息来源:担保业务讨论小组二组

一、概念认知和发展现状

1、概念认知

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支柱,中药材是生产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中药饮片是中药行业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同时,其关联产业方范围也很广,如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等。作为中药行业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的中药饮片,自2010年以来,无论是在生产规模还是生产能力上,都达到有史以来的高值。中药饮片的产能从2010年332吨提升到2014年450吨,而年产量则从2010年的175吨上升到2014年的315吨。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2014年中药饮片营收495.63亿元,同比增长15.72%。利润率7%左右。

图:中药材产业链图和关联产业图



2、发展现状及对策

亳州,是全国著名的中药材种植和流通集散地,中药材贸易量居全国首位,常年种植面积在 70 ~ 80万亩。亳州中药材产业有较长的产业链,包括药材种植,制药以及中药流通,横跨农业、工业和商业三类产业。而针对中药产业中的中药农业产业集群、中药工业产业集群和中药商业集群,目前都已形成了高低不同的发展集中度。再者,亳州在中药材产业方面的独特优势、原材料资源的优越性、交通的便利性会对中药农业产业集群、中药工业产业集群和中药商业集群有大的促进作用。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虽然是亳州的支柱产业,但是目前中药饮片产业大而不强、产品层次不高、企业小而分散,是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不可忽视的现状。为此,亳州不断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其中,产品思维、工业思维、互联网思维成为亳州加快现代化中药产业集聚发展的制胜战略。对此,针对这些思维的相对产业可以开展相应的业务。

首先,在产品思维上,从粗加工到品牌化,走中药材精加工之路

亳州已经形成中成药、中药提取、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中药日化、中药杀虫杀菌剂和中药兽药等中药工业“七条龙”。 今后5年,全球药品销售将保持5%-8%的增速,国内医药行业发展潜力巨大,而中药在医药行业中增长最为强劲。发展中药材精深加工,向高科技制药领域拓展,注重品牌建设,将为亳州中药产业赢得更大市场。

其次,在工业化思维上,从分散粗放到规模集约,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条

如前所述,亳州中药产业的的关联产业涉及到农业、工业和商业。在中药材农业种植上,目前集中强度还不是很高。对此,可以提高规模化种植面积,发展基地建设。亳州凭借其独有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半以上的全国药企50强落户亳州,形成现代中药制造产业集群。如亳芜产业园、工业园区等中药工业集群。同时,在中药商业集群上,康美、昌升、九州通、神农谷等都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最后,在互联网思维上,从线上到线下,拥抱“互联网+”

由于中药材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以及单笔交易量的巨大性,使得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新模式成为必须。所以 互联网+中药材,不仅仅是新交易渠道的搭建,更重要的是对中药材产业的全流程优化。从中药材的产品追溯,到线上线下交易的规范,再到金融平台的构建,“互联网+中医药”正为中药材产业带来更多活力。以亳州青年电商产业园为基地,打造中药材电商企业“孵化器”,在加快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进程中,亳州涌现出药通网、康美中药网e药谷等一系列中药材互联网平台。

二,2015上半年医药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医药工业运行情况

2015年1月至6月,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55.61亿元,同比增长8.91%。在医药制造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大环境下,作为中药材产业链中的原材料---—中药材的发展趋势也将一片大好。

1、工业增加值

2015年1-6月,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较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3%)高3.6个百分点。

2、主营业务收入

1-6月,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55.61亿元,同比增长8.91%,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7.51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降低4.76个百分点。各子行业中,增长最快的是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增速为12.05%;增长最慢的是中成药生产,增速为5.2%。

2015年1-6月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


3、利润总额

1-6月,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62.05亿元,同比增长12.85%,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13.55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降低1.87个百分点。各子行业中,生物药品制造的利润增长最快,增速达18.77%;增长最慢的是制药机械制造,利润下降0.6%。


2015年1-6月医药工业利润总额完成情况


2012年-2015年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动态情况


2012年-2015年医药制造业利润变动情况


三、行业动态浅析

1、政策扶持----规划建设三大特色中药材基地

安徽省规划建设三大特色中药材基地,即分别以亳州、六安以及黄山、宣城为中心。同时也规划建设2个至3个现代中药工业园,建设以亳州为中心的皖北大宗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六安为中心的大别山绿色有机中药材种植基地,以黄山、宣城为中心的皖南山区特色中药材产业基地。再加上对中药材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支持,以及推行的“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运行模式,以及将把中药材作为“一村一品”等政策。这种政策性扶持对亳州的中药材产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也为中小饮片企业的发展铺好了前进的道路。

2、亳州“双千亿产业”

根据亳州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到2017年,基地中药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到2020年,基地中药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谯城经开区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将以中药材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为核心,形成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中药研发创新为动力、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业为舞台的现代中药产业链,成为亳州“双千亿产业”目标(即中药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中药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的强力支撑。

3、健康中国

“健康中国”概念越来越被关注与重视,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今年的两会上,“健康中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9月初,国家卫计委全面启动《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健康中国的目标建设成有效率的、公平的、有质量的可持续性饭的卫生体系。健康中国未来发力点是解决医疗公平、服务、投入。

4、未来药店模式

“阿里健康未来药店合伙人计划”10月22日在北京发布,将与中国百余家药品零售企业共同了打通线上线下的B2C+O2O“未来药店”模式。这种“未来药店”模式可能将中国的几十万家实体药店延展为“便利店”、便民体检点甚至是社区中心。“未来药店”模式正是为消费者带来多元化的医药健康产品购买体验。“未来药店”计划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线上发出的购药需求,恰好附近的线下合作药店可以满足,系统将优先推荐其在线下购买;另一方面,当消费者在线下合作药店没有买到所需商品,店员也会介绍他到线上购买,从而实现线上线下的双向导引。

四,中药材产业发展趋势浅析

1、从长远角度说,中药材产业仍是朝阳产业

长期来看,在在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发生变化以及国家层面政策扶持、力推国际化等发展背景下,以及在整个医疗体系的构建中,医改、药改都把中医药摆在比较重要的地位下,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对此,那些加强注重创新和挖掘中药新的价值的企业将赢得发展空间。

2、走向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电子交易平台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现阶段大宗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交易受到物流半径、安全库存和经济采购批量等因素影响,传统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市场辐射带有明显的地域边界限制,这些因素共同制约着全国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统一市场的形成和规模效应的发挥,而电子商务平台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互联网化趋势不可逆转。

而政府个平台的建设上应起主导作用,鼓励大企业,中小型企业完成交易方式的转变。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提高信息化程度,对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当信息化程度提高,订单交易的模式越盛行,则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交易效率也会相应提高,从而促进亳州中药材产业集群的升级。

3、GAP标准化种植

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 标准是世界公认的农作物栽培标准。 GAP从产地生态环境、品种来源及鉴定、种质、种苗繁育、栽培与采收、病虫害防治、中药材质量控制及评价情况等各个方面对中药材的种植予以规范。产业化经营对中药材规范化和规模化生产起着重要作用。通过GAP认证的基地有亳州朗生药材产业有限公司,白云山阜阳板蓝根基地等,但是很少。今后中药材GAP种植或基地建设将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实施和推广中药材GAP种植或基地建设将会极大程度地从源头上保障中药材的质量。

结合本地实际,可以①加强中药材种植协会对药农的凝聚力;②同一品种的综合合作社。受到药材地域性的限制,一些地区适合某单一品种种植。这类合作社给种植户从提高全方位的服务,产前生产资料购买、培训等,产中的技术服务直至产后的销售。。

4、药膳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养生理念的追求,药膳市场的潜力在逐步显现。但是目前此领域仍需要进一步的开发,不管是餐饮还是消费品都需要一个强势的品牌。

5、新版GMP认证,优胜劣汰,有利于中药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市场评估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中药饮片的产能从2010年332吨提升到2014年450吨,而年产量则从2010年的175吨上升到2014年的315吨。另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2014年中药饮片营收495.63亿元,同比增长15.72%,增幅高于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从利润率角度来看,中药饮片的利润率只有7%,与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剂超过10%的利润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数据显示,中药饮片也一直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如2014年国内中药饮片需求为300吨,产量则是315吨。针对这样的一个产能过剩的现状,中药饮片新版GMP的认证,将有利于市场的优胜劣汰,提高中药产业的集中度。

附件:

表一:亳州中药材产业集群中的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单


 

表二:亳州中药材产业集群中的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关闭合作伙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