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专辑 | 建设合规管理体系的路径

发布日期:2018-03-14     信息来源:审计稽核部 陶云波

合规管理的实质是一种风险管理,是监管当局对企业的要求也是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内生需求。企业经营活动要接受监管层的指导,必须与其保持一致,要以内部管理需求为原则,建设合适的合规管理体系。合规管理体系具体建设路径如下:

一、全司引领,树立依法合规的经营理念

首先,合规管理要有公司领导层的引领。合规从来都是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如果领导层不重视合规,即使员工每个人都认识到合规的重要性也没有任何用处。领导层以身作则,发挥率先垂范和表率作用,引领全公司员工树立依法合规经营理念。其次,合规管理本身虽然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增加利润,但是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有利于未来发展和业务创新的稳定环境,减小企业因违法违规而受到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的风险。最后,合规不仅仅是合规管理部门的事,而是公司和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各部门需支持、配合合规管理部门的工作,相互沟通、协调,形成联动机制。

二、全员参与,始终坚持流程操作正确的方法

合规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员工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主体,既是合规管理的对象,也是合规管理的参与者。因此,只有合规的要义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树立“防控风险,人人有责”的意识,才能从源头上建立“合规管理从我做起”的防线。公司的业务流程和方法是业务合规的基石,构成了业务合规的根本。只有基本操作规范且符合要求,才能实现业务发展的合规,才能促进公司业务的稳健与可持续发展。

合规意识指导员工具体行为,而合规培训是培养员工合规意的有效途径。通过合规培训,帮助员工掌握、理解合规管理的要求,使合规意识贯穿在所有员工的行为中,成为一种自觉和必然的行为准则。

三、全程管控,加强重要经营活动的风险管控

合规管理要加强对业务的过程管理,或者称之为全流程的管理。

目前我公司在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评估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和缺陷,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完善内控体系,逐步构建起责任主体和目标明确、层次清晰、职责分明、管控严密、保障有力的内控管理架构,从根本上解决内控治标不治本的问题。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强调清理规范金融控股集团,推动加快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面对日趋严格的金融监管还需着力提升有效识别风险和评估风险的能力,通过制定和实施职责分明、统一授权、刚性控制、系统监控等内控措施,使内控架构真正发挥作用,有效防控风险。

四、全面问责,以问责倒逼内控责任体系的建设

合规管理要实现全面问责,将问责机制作为合规管理的重要抓手。纠正“重经营业绩、轻内控管理”的绩效考核理念,平衡业务拓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确保奖惩分明、违规必究。不仅要奖励好的道德行为和良好合规做法,更要惩罚不道德的行为和违规行为。问责的根本目的在于及时处罚、惩戒违规失职行为责任人,警示教育全体员工,进而增强全员的责任意识。如果对严重违规和失职的责任人,问责处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偏,必然会带来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恶果。公司需要健全内控责任体系,完善问责配套制度,营造“违规必究、有责必罚、尽职免责”的问责文化。从经营活动的特点出发,从建立违规问责“负面清单”入手,梳理责任主体及其所对应的责任,设置问责处罚条件,建立监督评价机制,倒逼责任落实。

五、全力整改,以整改为抓手推进全面风险管控

合规管理要全力整改,从而形成管理的优化提升。整改既能治标也能治本,治标是针对经营中发现的问题和潜在风险,立即采取措施纠正,防止因小失大,同时对已发生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治本是针对产生问题的根源,切实采取措施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整改,以防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构建完善的制度、规范的操作流程,加强员工企业文化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全面提升员工的职业操守,使依法合规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永葆基业长青。

关闭合作伙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