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专网无线通信行业(上)

发布日期:2017-07-20   

专业无线通信网络(即“专网”)主要服务于特定部门或群体的通信网络,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即“公网”)主要服务于社会公众用户的通信网络,两者具有本质区别,彼此无法替代,又相互补充,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业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

专业无线通信行业属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由各国的通信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的无线电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在我国,专业无线通信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以及工信部下属的国家无线电管理局。工信部对通信行业实行行业管理和监督,拟订并组织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等工作。无线电管理局则主要负责无线电频谱规划,无线电频率的划分、分配与指配,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等。在其它国家,代表性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有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欧洲邮电管理委员会(CEPT)和日本总务省等。

2.行业监管体制

除需执行所在国的通信技术标准外,行业内企业还要执行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的标准与建议。这些组织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公用事业电信联合会(UTC)、欧洲通信标准组织(ETSI)、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IA)等国际机构,以及国际公共安全通信官员协会(APCO)、日本无线电产业协会(ARIB)、TETRA

协会、DMR 协会、dPMR MoU、PDT

联盟等行业协会或联盟组织。在专业无线通信领域,这些机构和组织主要负责专业无线通信标准的制定、技术的交流和推动产业发展。

此外,专业无线通信产品必须通过销售所在国家或地区相关认证机构的认证方可在该国家或地区使用,这些认证机构如中国国家无线电检测中心、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欧洲邮电管理委员会。对某些特殊行业如公安、石油化工、煤矿等还需取得相关行业机构的认证,这些认证机构主要包括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中国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公司、美国法特瑞互助保险公司等。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专业无线通信行业法规及政策主要指各国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无线电通信行业的频谱规划文件以及相关产业政策文件。如《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等。

4.相关国家推动专业通信数字化升级的法规及其影响近年来个别国家出台了推动专业通信数字化升级相关政策及法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于2003年发布了专业无线通信窄带化白皮书(分别于2004年、2007年、2008年、2010年进行了修订),推动专业无线通信行业逐步使用频谱资源利用效率更高的专业无线通信产品或工作模式。

日本总务省发布“关于数字简易无线导入的频点再分配”公告(第七百四十六号),规定日本简易无线电通信设备将于2012年11月30日向窄带数字方式过渡,并计划在2022年11月30日完成模拟向数字的过渡。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12月12日下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150MHz、400MHz频段专用对讲机频率规划和使用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工信部[2009]666号),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6年内完成模拟向数字的转换。

上述政策的出台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部分专业无线通信市场数字化技术升级,但整体上对行业的影响是局部的、温和的。已出台政策主要针对专业无线通信的局部市场且具有较长时间的切换过渡期,不是绝对的强制切换,绝大多数国家专业无线通信行业的数字化过程仍以市场自身的节奏在演进,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频谱资源不紧张,并未从政策上强制推动模拟产品向数字产品转换,数字产品大规模应用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专业无线通信行业模数转型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平滑渐进的过程。

五、主要产品介绍

1.终端产品

(1)模拟终端产品

模拟终端包括模拟常规终端、模拟集群终端以及多模终端,手持机、车载台和中转台,能够覆盖专业无线通信的主要市场。目前主要产品如下图所示:

T9、T7系列产品主要面向政府与公共安全、公用事业等行业用户;TR-800是一款高端台式中转台,功率5~50W可调,并可工作在基地台、正向中继、反向中继、双向中继四种工作方式,广泛适用于各种用户和工作场所;

T5、T3系列产品主要面向工商业市场;TC-880GM/TC-890GM是一款集MPT1327集群对讲、常规对讲、公网语音、GPS定位、短信、查询于一体的多模终端产品,也是专业无线通信领域唯一一款MPT/GSM多模对讲机产品。

2.数字终端产品

数字终端包括TETRA、DMR、PDT三类终端产品。当前数字终端产品主要定位于全球政府与公共安全、公用事业用户以及工商业高端用户。

(1)TETRA数字终端产品手持机、车载台、modem设备。

(2)DMR数字终端产品DMR全系列常规数字终端产品,包括手持机、车载台、中转台。其中PD78X/70X具有双模操作、智能切换、GPS双频专利天线、半透视TFT彩屏等创新设计;MD78X具有双模操作、智能切换、灵活强大的二次开发接口、5~45W可调发射功率、便捷分体式安装等创新设计;RD98X具有模数兼容、专利散热器等创新设计,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达到100,000小时。

(3)PDT数字终端产品符合我国PDT数字标准的PDT终端产品,包括手持机、车载台、中转台。该系列产品具有双时隙工作、高加密能力、大功率、可扩展和模数兼容等优点,可在集群和常规两种模式下工作,能很好的满足公安用户对通信的快速性、准确性、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得到公安用户的广泛好评。随着PDT标准的推广应用,该系列产品也有望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其它行业用户(石油石化、港口等)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专业无线通信网络。

3.系统产品

(1)模拟系统产品

模拟系统产品主要包括MPT1327模拟集群系统和模拟同播系统,其中QH-1327是MPT1327模拟集群系统的代表性产品,TS-2601是模拟同播系统的代表性产品。

A.QH-1327模拟集群系统QH-1327集群通信系统采用标准MPT1327信令,符合公安部制订的《公安移动通信网警用自动级规范》GA176-1998警用标准,兼容MPT-1343/CPSX编号计划,可工作在UHF(350MHz、450MHz)VHF(150MHz)各频段。系统应用了先进的多区多基站、基于IP联网和平滑过网等新技术,使得系统可以逐级联网建立全省范围的专用指挥调度网络,为移动用户提供快捷可靠的漫游联网服务。

B.TS-2601模拟常规同播系统TS-2601同播系统在一个区域内建立多个同频基站,并利用有线或无线链路将这些同播基站联接起来,达到大范围同频覆盖目的,有效地解决了用户频率资源的问题。系统具有功能完备、稳定可靠、便于扩容等优点。TS-2601同播系统采用多种先进技术解决同频基站交叉覆盖导致的同频干扰问题,这些技术包括GPS技术同步发射机载频、数字信号处理(DSP)和计算机集成技术调整话音延时相位与话音源信号优选,VoIP技术实现远程调度台互联等。TS-2601同播系统主要应用于公安部门的城市应急通信网和高速公路无线通信网。

(2)数字系统产品

PDT数字集群系统(兼容DMR数字集群)、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并进行宽带多媒体集群通信系统预研。

A.PDT数字集群系统

该系统系统拓扑图如下:

B.TETRA数字集群系统

商用的TETRA系统能够提供指挥调度、数据传输和电话服务等多种业务,可实现许多新的应用,如车辆定位、图像传输、移动互联网、数据库查询等,将应用于公共安全、公用事业、高端工商业用户。

现有TETRA系统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图如下:

(3)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TS-6800应急该系统是一套集视频传输和音频综合指挥调度于一体的应急指挥通信产品,具有2路视频接收,4路图象存储、回放、采集和分割功能;并集成常规电台、中转台、MPT1327集群、GSM语音、3G数据传输等综合语音调度和互通功能。该系统内置供电设备,可满足野外作业要求,而且设备外观简洁、防水、抗震,携带方便小巧,系统具备机动性强、维护简单、系统可靠、操作简易等特点,非常适合车载及移动应急应用。该应急通信系统能够在中小型突发事件中快速组时现场指挥部,将固定电话、手机、集群对讲机实现互联互通,统一指挥调度,并可将现场视频实时传送至现场指挥部、后方指挥中心,有效解决了突发事件中不同部门协同工作的问题。

该系统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图如下:

六、行业周期专网使用寿命在5-8年。

关闭合作伙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