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典当行业的现状及未来
发布日期:2017-07-31
全国典当行业监管信息系统显示,截至2017年6月,全国典当行业资产总额较去年持平,负债合计和典当总额略有下降,盈利水平下滑严重,企业经营风险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一、总体运行情况
1.资产总额基本持平,负债水平有所下降。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共有典当企业8472家,分支机构955家,注册资本1704.5亿元,从业人员4.8万人。企业资产总额1641.0亿元,较去年基本持平。负债合计105.1亿元,同比下降5.1%。
2.典当总额有所下降。2017年1-6月,全行业实现典当总额1690.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28.5亿元,降幅为7.1%。
3.典当余额略有下降。截至2017年6月底,典当余额885.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7.8亿元,同比降低2.0%。
4.业务结构保持稳定。按典当总额计算,2017年1-6月,动产典当业务占全部业务33.07%;房地产典当业务占51.17%;财产权利典当业务占15.76%。
二、总体盈利情况
1.营业收入有所下降。2017年1-6月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降低10.2%。
2.总体盈利能力下降。2017年1-6月,全行业实现营业利润6.8亿元,同比降低11.2%;净利润4.1亿元,同比降低16.3%;上缴税金3.1亿元,同比降低33.2%。行业亏损面与亏损额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
三、业务数据分析
1.平均单笔业务金额较上年有所上升。2017年1-6月,行业平均单笔业务金额19.0万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动产典当平均单笔业务金额7.0万元,同比增长18.6%;房地产典当平均单笔业务金额108.1万元,同比增长6.2%;财产权利典当平均单笔业务金额204.9万元,同比增长4.9%。
2.业务保持短期特色。2017年1-6月,企业通过信息系统累计上传当票88.2万笔,业务平均当期32天,最短当期1天。
四、风险控制情况
1.银行贷款有所下降。2017年1-6月,全行业银行贷款余额37.8亿元,同比下降5.7%,占典当企业资产总额的2.3%,仍处于较低水平。表明典当企业主要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风险传导性较低;也反映典当企业从银行融资难度仍然较大。
2.贷款逾期率有所上升,绝当率与上年持平。2017年1-6月,行业逾期贷款余额133.9亿元,贷款逾期率为15.1%,较上年同期上升2.5个百分点;绝当金额25.6亿元,绝当率1.5%,较上年同期持平,企业经营风险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五、典当行业运行特征
1.业务结构仍不合理。2017年1-6月,房地产典当占典当总额的51.17%,对房地产过度依赖,使房地产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继续波及行业。
2.典当业务规模持续平稳增长并未给典当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典当企业营业收入、息费率、利润总额、应交税金,全行业大部分的企业亏损,部分企业处于亏损边缘,行业整体效益加速下滑,社会贡献度继续下降。
3.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面临重新洗牌。经营良好企业与经营不佳企业差距继续加大,良好企业管理较为规范,资金流动性好,抗风险能力较强,不佳企业坏账亏损严重,个别企业注册资本金损失严重,企业经营接近或已经停止。
4.经营风险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受资产质量恶化影响,虽然市场贷款需求较高,但典当企业放贷意愿不高,为规避风险,有钱不放,行业资金周转率、典当资金运用率、资本金运用率等指标仍持续偏离行业运行合理区间。
六、典当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典当经营将更加趋向专业化。过去典当行经营大多采取的是多元化策略,典当物品涉及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机器设备、房产股票等。随着市场风险加大,典当经营者为了规避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开始走专业化道路。各地典当行已经出现了以某一类或几类典当物品为主的专业化经营趋势,如辽宁、黑龙江、重庆等地的典当企业主要以房地产典当为主,江苏部分典当企业主要以金钻饰品、名表等贵重物品典当为主,安徽、山东、江西等地典当行主要以财产权利(如股票、经营权等)典当为主。
2.中小企业在典当服务对象中将占据主导地位。传统典当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居民个人,多因家庭急需,才到典当行融资,而现在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人们观念转变,经商办企业的愈来愈多,私有企业、合伙企业、民营企业总数量已占我国总企业数量的90%以上,许多居民、个体老板不再以个人身份而是以其企业身份到典当行融资。典当的服务对象已呈现从居民个人向经营性中小企业变化的发展趋势,将来大部分典当行以个人为主的业务将由原来的主要地位退居到次要地位,中小企业在典当服务对象中将占据主导。
3.经营性典当成为典当业务的主导。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融资体系的日益健全,官方和非官方融资渠道也日益丰富,以生产经营为主的中小企业老板、私营业主、工商个体户等已发展成为典当行的主要客户,他们融资规模相对较大,频率相对较快,在整个典当业务中将取代消费性典当而占据主导地位,而消费性典当将退居次要位置。因此,从长期发展看,我国典当类型将呈现从消费性典当向经营性典当转变的发展趋势,这是由典当融资的社会功能在当前我国国情下发展决定的,但并不排除少数典当行专以居民个人和消费性典当为其市场定位。
4.典当行业将向农村地区发展。我国典当企业现有布局不平衡,分布不均,呈现城市多,县区少;东部多,西部少;大中城市多,乡镇农村几乎空白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农村金融体制变革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对资金的多样需求,以及广大农户对生产经营资金的急需和依赖,在城市典当业走向饱和之际,市场必然引导典当投资者转向需求潜力较大的县乡农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作为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是无法离开多种融资渠道的金融支持的。因此,我国未来典当业的布局将呈现从大中城市逐步向县、区、乡镇等农村地区发展的趋势。
典当行业作为新兴的老行业,曾一度掀起全行业的热潮。而近期面临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典当行业亦出现其本身需要面对的问题,比如:法律体系不健全,行业规范不完善,行业业务结构不合理,企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然万物发展总有其规律和过程,作为一个新兴的老行业亦需经历企业发展的必历阶段,作为成长期的行业,需不断摸索创新,完成自身的破茧成蝶,希望未来的典当行不仅能为企业锦上添花更能为之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