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反光材料行业研究(上)
发布日期:2017-05-25 信息来源:安诚金融
一、反光材料行业概况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制造业”(行业代码:C4350)。公司属于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中的其他合成材料制造行业。
1、全球反光材料发展概况
国外反光材料市场起步很在,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人们发明了猫眼石来制作路标的反光标识;1939年,第一块反光标志牌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使用,当时的反光产品亮度普遍较低;20世纪40年代,“工程级”反光膜开始广泛用于道路交通的路标标示牌;1950年,美国华裔科学家董祺芳博士研发出定向玻璃微珠,随后又研制出反光布等系列反光材料;1968年,美国ROWLAND兄弟发明了微棱镜逆反射工艺。
反光材料行业的发展与下游需求紧密相关。玻璃微珠型反光材料凭借良好的产品稳定性、工艺成熟性及产品适应性,成为下游行业的普遍选择,运用领域十分广泛。微棱镜型反光材料的出现源于高速公路标志牌对反光类产品更高的反光性能要求,但由于市场属于行业的细分市场,加之反光材料生产工艺难度较大,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掌握该项生产技术的企业较少。
2、国内反光材料发展概况
我国的反光材料行业起步较晚,但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 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国计量科学院光学处的杨永刚老师将有关反光材料的光学原理、光学性能特点和光学检测方法等资料文献引进国内;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浙江台州定向反光材料厂率先研制出了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开始原材料国产化;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反光产品种类逐渐丰富,生产工艺逐渐成熟,工程级反光膜、高强级反光膜、车牌级反光膜、广告级反光膜相继形成产业化生产,成为世界上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生产反光材料的国家;第四阶段,21世纪,新产品逐步拓展,生产工艺优化。
二、市场容量与增速
反光材料市场是一个增长潜力非常巨大的市场,2015年国内整个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18亿元,每年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50亿元的市场规模。
1、工业交通领域
2012年年底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2012)强化了微棱镜型反光膜的地位,将道路交通反光膜分为七种类型,其中四种为微棱镜型反光膜。新国标于2013年6月开始实施,相比2002年开始实施的GB/T18833-2002国标,新版GB/T18833-2012主要改变在于强化了微棱镜反光膜的地位。新国标的颁布实施,将对未来道路交通标志领域反光膜材料的使用产生较大影响。
公路标识牌主要使用工程级、高强级、超强级反光膜。每年公路标识标牌对反光膜的需求主要包括更新需求和新增需求两大类。国内用于公路标识标牌的反光膜平均使用寿命约为4年,因此每年都会产生持续可观的更新需求。反光膜的新增需求量则主要取决于新增路段标识标牌设置的密度及使用面积。由于国内对于道路标示标牌反光膜的使用受到交通部相关政策的影响,标示牌并不是达到预计使用年限才更换,故其使用年限会较使用寿命更短一些。
在市场容量的测算模型中,有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公路的里程数,第二部分是每公里使用反光膜的密度,第三部分是道路标示牌更换的频率,第四部分是有效系数。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数据均来自行业协会和统计年鉴,第三部分的更换频率是根据未来交通部对道路交通领域道路标示牌政策的预计估算的,在下面的测算中,更换频率在0.3-0.6不等,平均2-3年更换一次,第一个原因是交通部未来打算实行全新的道路标示牌,所以会对目前的牌子进行更换,折旧增加了更换的需求,第二个原因是国家公路概念也会增加标示牌的更换频率,第三个原因是夜光达对国外公司的进口替代会在未来3-5年全面展开。第四部分有效系数是指,每单位标示牌需要使用的反光膜面积,由于标示牌上面的文字、图标的存在,是需要在蓝色的底上面针对这些文字和图标再贴一层反光膜的,所以在下面的测算中有效系数在1.2-1.4不等,交通部协会会长曾在夜光达的战略发布会中演讲时说,未来工业交通道路标示牌有效系数将达到1.7,但为避免过高测算,我们使用了1.4作为测算标准。
(1)高速公路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速公路年均保持12.5%的增长速度,截至2014年末,我国高速公路11.19万公里。未来5年(2016-2020年),根据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判断,我国高速公路将保持3.5%的增长率。
我国公路分为五级,公路等级不同,密度和使用面积也不尽相同。根据目前国内的设置要求,高速公路平均使用反光膜量为50平方米/公里,新增需求=当年新增里程*50平方米/公里*1.4、更新需求=(当年底里程-当年新增里程)*50平方米/公里*0.5*1.4,有效利用系数1.4
经过测算,2015年末,我国高速公路反光材料总需求461.7万平方米,其中新增需求70.0万平方米,更新需求391.7万平方米。未来5年,我国高速公路将保持约3.5%的增长速度,高速公路反光材料将保持约7.5%的增长速度。
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和反光材料需求
单位:万公里、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2011-2015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统计公报》
(2)普通公路(一、二和三级公路)
一、二级高等级公路平均使用反光膜量为30平方米/公里,三、四级公路平均使用反光膜量为12 平方米/公里。普通公路反光材料需求测算模型:一、二级公路新增需求=当年新增里程*30平方米/公里*1.4、一、二级公路更新需求=(当年底里程-当年新增里程)*30平方米/公里*0.6*1.4;三、四级公路新增需求=当年新增里程*15*1.4、三、四级公路更新需求=(当年底里程-当年新增里程)*15平方米/公里*0.6*1.4。
我国一级公路里程和反光材料需求
单位:万公里、万平方米
我国二级公路里程和反光材料需求
单位:万公里、万平方米
我国三级公路里程和反光材料需求
单位:万公里、万平方米
(3)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设置标线指南》规定了交通标志标牌的类型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辅助标志、可变信息标志”八类。城市道路标志牌主要使用工程级和高强级反光膜。根据国标《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对城市道路标志牌选用、设置的相关标准,预计城市一个十字路口的标志牌所需反光膜的数量如下表所示:
城市道路标志和反光材料用量
据估计,全国建成区平均每平方公里7个十字路口,每个十字路口反光膜使用量至少为67平方米,平均寿命约2-3年。因此,全国城市化进程中每年更新的路牌对相关反光膜产品形成巨大的需求。
城市道路反光材料需求测算模型:新增需求=当年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7*67*1.4、更新需求=(当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当年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7*67*0.5*1.4。
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反光材料需求
单位:万公里、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2011-2015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统计公报》
经过测算,2015年末,我国城市道路反光材料总需求1,980.7万平方米 ,其中新增需求243.2万平方米,更新需求1,737.4万平方米。
(4)四级和等级外道路
我国四级公路占我国公路里程的64%左右,等级外公路占我国公路总里程的13%左右。四级公路部分为县道,大多为乡道,等级外公路均为乡道和村道。
按照国家规定,四级公路要求设置标识牌,等级外公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标识牌。在实际中,我国四级公路和等级外公路由地方县政府(乡、镇政府)负责建设维护。基于监管不严和地方经济原因,这些道路实际很少、或者没有设置标识牌。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交通运输部相关政策的强制执行,未来四级公路将设置标识牌。该部分每年约有500万平方米的反光材料需求。
四等级及等级外公路反光材料需求
单位:万公里、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