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行业降息潮来临

发布日期:2016-03-11     信息来源:中国商报 典当融资导报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想像空间足够大,未来会有更多实体行业、金融行业携资本进入,兼并重组将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势在必行。


2016伊始,互联网金融行业经过数月调整逐步恢复往日繁荣,多家互金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月15日至2月21日的猴年节后第一周,P2P行业整体成交额出现显著回暖,累计成交量超过200亿元,环比节前上升48%左右。


从投资人数看,2月15日到2月21日活跃投资人数已突破百万,环比上周上升了35%,多数平台投资人数均有超过40%的涨幅。然而,与投资人热情回暖,成交金额大幅提升形成对比的是互金行业一降再降的理财产品收益率。


伴随今年央行频频降息带来低利率时代,同样,互联网金融理财利率也告别了初期动辄20%、30%的野蛮生长期,迎来低利率时代。根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6年1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12.18%,环比上月下降了0.27个百分点,而与2015年1月同期相比则下降了超3个百分点(2015年1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15.81%),且下降趋势仍在继续。


降低利率或成行业新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几家业内规模较大的互金平台也先后宣布降低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北京捷越联合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下简称“捷越”)近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将于3月1日起调整P2P类理财产品线,调整后的产品将分为信贷类和抵押类两种债权属性理财模式。


同时,产品预期收益率普遍比之前降低了1至2个百分点。例如,调整前一年期信贷类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12%左右,调整后则降低为10%左右。此前,陆金所、宜信、开鑫贷等平台也先后宣布下调预期年化收益率。调降后宜人贷一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为9.3%左右,陆金所P2P类投资则只有36个月周期的理财产品。


捷越创始人王晓婷告诉记者,“随着投资者越来越理性,对高收益的追求也日渐降温。跟下调的收益率相比,平台的安全稳健才是投资者关注的首要重点,投资人对收益下调不会十分敏感。”


凤凰金融总裁张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凤凰金融平台产品收益率多在8%到9%,在行业里面属于较低的水平,但是非常受投资者欢迎,无论从资金交易规模还是客户量增速,都位居行业前列。这说明,相对于收益来说,很多投资者更看重好的投资标的,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好的产品、好的投资标的,获得资金成本必然会相对较低。”


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年化利率逐步降低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同时也利好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发展。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5次降息降准,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已降至1.5%,其他各类银行理财、信托产品等也纷纷降低收益,互联网金融行业跟进也属预料之内。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优质资产——即优质借款人越来越稀缺,而投资资金却相对充裕,所以常常会出现优质债权刚一上线就被快速抢购一空的局面。


记者在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上观察发现,那些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的产品往往不是利率最高的,而是投资标的比较优质的产品,很多产品收益率只有8%左右。


“事实上,如果投资人一端收益更高,就意味着借款人要承担的还款压力更大,因而逾期的风险就会越高。合理的收益水平和借款利率水平,才能平衡理财和借款双方的利益,让平台长期稳定地发展,”王晓婷表示。


向上金服CEO袁成龙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是金融基本规律,优质债权寻找的是低成本资金,而随着目前市场优质债权越来越少,利率空间也在逐步下降。预计2016年,互金行业一年期产品收益的市场合理利率水平大约在7%至15%。对于广大投资人而言,互联网金融降低产品收益固然使个人投资收入减少。但相比传统金融行业理财产品,仍然颇具优势。“


张震坦言,互联网金融事实上无法改变金融的本质,利率不会因为你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就会升高,而是相对的反应风险和收益之间的一个比例,互联网金融平台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用低利率来吸引投资者。


成事投资董事长、五星财富互联网金融有限公司总裁宋兴成表示,随着银行利率下降,互联网金融理财收益率下降也是大势所趋。2016年,互联网金融理财利率10%会成为新常态,而此前业界预测的8%多少有些悲观,因为中小企业、农村金融依然没有找到便利的融资渠道,融资需求依然比较高。


宋兴成认为,基于现在理性化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以高利率来吸引投资人已经不再是最可靠的手段,优质的风控体系和稳定的交易结构和创新的互联网模式将更受世人的关注。


如果换到两年前,业内人士对于互联网金融理财利率的预测普遍会在12%至15%,但是今年初,这个预测可能会降到6%至10%。


但业内人士表示,这个利率应该不会低于6%,否则就无法与宝宝类理财、货币基金拉开距离。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金融理财利率下降并非坏事,10%以下的利率水平仍远高于宝宝类理财、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等,同时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利率10%以下的新常态也是利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良性发展。


行业洗牌继续加速


据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累计已达3568家。专家预计,2016年到2017年,随着相关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法律法规的落地,将引发蝴蝶效应,互联网金融行业洗牌加速,会加剧淘汰。


“资本的进入也让这个行业竞争加剧。”宋兴成表示,“互联网金融行业告别早期野蛮生长,逐步理性发展的趋势已初步显现。"


数据显示,在经历了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的高速增长后,近两个月新增平台数量较之前几个月明显减少。更有业内人士大胆预测,行业还会经历一段负增长的阵痛,最终达到稳定。


目前,互联网金融理财累计成交量已经突破1万亿。业内人士表示,业内预计未来3至5年互联网金融理财行业将达到10万亿到25万亿的体量。张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行业要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还应该进一步推进信息的透明化。


事实上,中国80%的金融业务都掌握在银行手中,未来这个比例还有进一步的下降空间。


未来包括互联网金融、信托、基金在内的金融机构都将大有可为。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想像空间足够大,未来会有更多实体行业、金融行业携资本进入,会加剧兼并重组,行业洗牌势在必行。


从记者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多数互联网金融机构,都在自发地进行主动规范和去芜存菁。投资收益率下降,从局部来看,可能会使投资者出现小部分流失,但从宏观来看,将促使整个社会融资成本的降低,社会流动性资金也将更加充裕。


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应该集中在平台的资产质量、风控管理、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上,而不是资金、风投、“烧钱”抢流量和“高息揽客”等方面。在理财产品同质化和资产端竞争加剧的双压之下,平台只有锁定优质金融资产,在细分市场不断寻求创新,构建差异化优势,才能在行业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壮大。

关闭合作伙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