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如何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发布日期:2019-02-20     信息来源:1+1贷 赵琼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载体,在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其原因出于金融领域贷款渠道有限,企业告借无门。随之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凭借信息透、效率高、覆盖广等优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现行宏观经济收紧,融资成本提升等局面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并未得以实质性解决。笔者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渊薮,重点探究“互联网+”时代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建议与对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乏资金支持导致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无法获取风险投资基金青睐,融资渠道必然受限。就中小企业而言,特别是资产性企业,固定资产少,无法提供满足银行要求的足值抵质押物,且中小企业违约风险相对较高,抑制了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内源性融资。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家族式经营,主要通过内部融资(如自有资金、朋友或者家人融资)弥补资金缺口,尤其是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来源于此类融资;二是外源性融资。企业不断发展中所出现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问题致使企业开始尝试外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孕育了家族式企业,根据血缘关系决定管理层人选,难免呈现管理机制不健全,治理水平低下等画面。此外,中小企业失于信用维护,诚信不足,较易触碰金融市场的道德底线,引发道德风险,造成违约。

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薄弱,金融中介机构以盈利为目的,为确保信贷资产安全,避免将信贷资金投向中小企业,主要表现为要求中小企业提供足值抵质押物,为此中小企业望尘莫及。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违约风险,金融中介机构会收取较高水平的贷款利率作为风险补偿,融资成本故而提高。政府部门意识到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采取多项解决措施,例如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精准施策,着力疏通政策传导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中小企业贷款,降低融资成本;建立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与信贷投放挂钩的激励机制,加快落实中小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适当提高贷存比指标容忍度;坚持促发展和防风险并重,优化监管考核,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信贷风险等。尽管如此,仍存不足之处,例如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尚不完善,担保组织难以落实,担保风险、担保能力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又如政府部门未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制定相关的法律保护措施,缺少政府部门的庇护,融资难度大等。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分析

互联网金融(ITFIN)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有利于信息串联,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有效防范金融业务风险,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因此,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建立对中小企业信用能力的评价机制、追踪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从而提升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

“互联网+”时代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坚持政府合理引导为基础,中小企业自身强化建设为核心,金融机构全面协作配合为保障,运用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攻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扩大就业,推动经济稳步转型。

1.政府引导。中小企业融资难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资信较差、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的经营体难以获得资金支持乃常理之中,然而,鉴于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政府必须合理引导金融机构帮助中小企业化解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宏观调控,结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推进中小企业融资,确保金融机构持续化经营和发展。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降低信息不对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鼓励优秀中小企业脱颖而出,获得资金支持,促其发展,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建立全国统一的担保体系,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加大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内在动能,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行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2.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学习现代化企业管理技术,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强化自身信用建设,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改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确保企业信息完整、真实、有效,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改善自身融资条件。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离不开企业自身能力优化,坚持防范风险与改革创新并重,实时稳定与发展并举,通过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综合素质。

3.金融机构全面协作配合,鼓励中小企业融资信贷产品的创新,形成互联网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政府合理引导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础,企业自我完善是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点,金融机构的全面协作与创新是经济形势严峻之下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保障。其一,金融机构全面协作配合,既可以降低中小企业信贷的不确定性,亦给予中小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解决方案,从而满足各异中小企业差异化的信贷需求;其二,金融机构实时创新,与时俱进,推出符合经济环境、契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信贷产品与资金融通工具;其三,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作用,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多重方案。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隐性贡献,因此,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当其冲,需要政府部门、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构三方合作,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融资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机构的优惠贷款方案,建立完善的法规和监管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体系,保证公正公平的融资环境,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闭合作伙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