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革新,攻坚克难——药都典当不平凡的2018年

发布日期:2019-01-30   

编者按:“调结构”“化风险”是贯穿药都典当2018年工作的两个关键词。在安诚金融子公司独立运营的第一年,药都典当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克服了重重困难,以实实在在的业绩,给集团公司交上了一份令人欣喜的答卷。

药都典当开始独立运营起,资产规模1.2亿,但风险存量有8000万之多,风险业务占比是全集团子公司中最高的,再加之账面现金数额小,历史包袱给典当团队带来沉重的压力。公司业务结构单一,资金回收困难,其中有很多风险业务烂尾了多年,成为典当团队的“心头病”。一位员工直言:“想到那些没有收回来的资金,心急火燎,真的成夜成夜地睡不着觉!”

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业务拓展进度受阻,风险化解成效有限,典当团队感到深深的“寒意”,知难而后勇,他们觉得,是得坐下来好好思考,“磨磨刀、利利器”了。2018年初,药都典当领导班子结合建安集团和安诚金融的战略,经过多次的研讨,决定要把业务结构调整和风险化解结合起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勇于自我革命,优化业务结构

适者生存,就要敢于走出去,敢于革自己的命,跳出固定模式,选择最合适的发展之路。

药都典当的“调结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从源头上规避风险。典当团队深入分析了亳州经济发展环境,结合建安集团重点发展中医药大健康领域的战略布局,暂停了房地产业务,重点拓展中药材质押贷款业务。

对于典当而言,传统的房地产业务,单笔业务资金大,投资周期长,贷后不可控因素较多,容易爆发风险。相比较中药材仓单质押,客户的经营及现金流等要求更高,单笔业务金额较小,业务周期短,风险可以动态监控,还款来源可控,且典当团队经营多年,业务模式相对成熟,经验丰富,在亳州地域便于开展贷前尽调和贷后管理。

典当团队考察了亳州当地的多家冷库,与中药材存储实力较强的几家签订了合作协议,借助药都典当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通过客户筛查、典当中药材检测、质押率控制、质押物价格波动监控,抵押物处置等环节,逐渐形成了业务规模,在亳州市场积累了口碑。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新增业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资金使用效率大幅提升。2018年,中药质押业务共开展55笔,业务金额4991万元,业务余额相较2017年的数据翻了2倍。

药都典当特别注重业务协同,典当与小贷配合,给客户提供灵活便捷的融资服务,并与安诚资本取得联系,给安诚资本已投企业提供配套资金,对拟投资的企业提供前期资金支持,不断拓展业务领域,积累客户资源。

转变思维方式,化解风险业务

从多个层次、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思考同一问题,会得到更加完满的解决方案。

药都典当在经营中存在不少风险业务,大多处理起来都非常棘手。面对复杂的局面,典当团队成立清收处置小组,专门进行风险业务化解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总结出一套“抓时间、抓核心、抓措施、抓效率”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法。

在处理宣城某房地产风险业务中,抵押的资产是一整栋已经装修完毕但尚未营业的酒店,清收小组前后赴宣城当地20余次,在法院作出判决后,酒店经过三次拍卖均未成交,处理难度较大,再加上地方上关系错综复杂,该案件的处置一度长时间陷入困境。如果按原来的思路,那抵押物折现后有可能无法保证本息足额回笼。

在执行过程中,清收小组认真分析了连带责任保证人的情况,发现其与正在售卖的一处楼盘的法人主体存在股东关联。他们转变策略,与连带责任保证人进行积极沟通,关联方欲以较低的金额解除连带保证责任,清收小组经过多次努力后,双方达成债权转让意向。为加快工作进度,清收小组通过法院在当地寻找到知名的律师,进行风险代理。清收小组站在转让关联方的角度,认真分析案件,在计算本金、逾期罚息、资产过户手续费用后,与代理律师明确债权转让的合理的控制价,代理律师与关联方进行多轮谈判,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并在签订债转合同的当日即收回一半金额。一个拉锯了4年之久的风险业务以较为圆满的结果得到妥善处置。

前路漫漫可期,未来任重道远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经过典当团队小伙伴一年多的辛勤努力,仍然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完善和提升。典当公司计划开展名品典当业务,他们已经在花戏楼、万达广场等商业人流集中的区域,寻找合适的店面。

在风险业务化解上,典当团队计划与风险业务所在地的法院、律师进一步加强合作,利用专业的人员开展风险处置,同时要加强公司自有的风险团队建设,提升团队专业化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面向2019年,国内外经济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我们能做的,就是修炼内功,一个更强大的自我,源自于自我的积极进取,而不是等待天赐良机。药都典当坚持在自己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扬帆远航。


关闭合作伙伴
返回顶部